当前位置:离人醉>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勋的担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勋的担忧(2 / 2)

吧,得给人家一个安置的时间和准备。不能让这些工人刚到根据地,工人还在想办法安置之中,抢运来的机器设备还没有安装,马上就要求生产吧。

这厨师刚上任,菜刚买来,就着急要吃饭,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想了想,郭炳勋还是很善良的没有将所有的实情都讲出来。尽管他也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后续的这些麻烦事情,以杨震的性格来说,也会很不以为然的。

可郭炳勋还是决定这件事情暂时先到此为止,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既然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那么还是让地方政府去头疼吧。既然现在军区已经退出了对地方工作的插手,那就彻底的退出,就不要再一次插手了。

只是尽管感叹此次战役的经典,郭炳勋对于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损失过重,却很是头疼加心疼。此次行动取得的成果相比,虽然付出的代价比较大,但与收获相比,真正的效费比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可这个代价尽管还是合适的,但郭炳勋依旧是对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的损失,一阵阵的肉疼。这个旅自组建以来每战必从,别的部队休整,他们还要参与各种秘密行动。但这一战付出的损失,就相当之自组建以来的伤亡之和,怎么能不让郭炳勋心疼加肉疼。军区直属侦察旅此战之后,恐怕得修养好一阵子才会恢复元气。

郭炳勋不仅仅是心疼这支苦心培养出来的战略尖刀部队的损失,他更担心有些武器装备和人员落入日军的手中。牺牲和失踪的人员,遗体并未能带回。谁又能担保此战之中,没有人被俘。一旦日军掌握了这种非常规作战方式,才真正的会给抗联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和危害。

尽管李明博信誓旦旦的保证此战之中,他的部队所有牺牲人员所携带的装备,无法携带的都已经全部毁掉,队员也绝不会活着落入日军的手中。但战场上谁能保证,这支部队就没有一个人员会被俘?

尤其是这支在此战之中,在所有行动之中都起到尖刀作用,在行动打响之前就渗入敌占区实施摸底。第一支攻入鞍山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钢公司、抚顺人造石油厂和特种钢厂,以及第一次攻入奉天的部队。

军区直属侦察旅的所有参战部队,在此战之中都是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的。而且都是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先行秘密渗透到了几个城市的外围。甚至有一部分工矿,比如弓长岭铁矿、本溪湖的田师傅煤矿,在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被秘密控制住。

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部队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作战地域涵盖了奉天、抚顺、辽阳、本溪这么大的地域。他就能保证所有的战局他都能控制住?没有一个人被俘?伤亡大不可怕,无论损失再大,只要骨干保留下来,都可以事后弥补。

但是一旦这种作战方式,被日军完整的获得。配属的一些秘密武器装备,被日军缴获、仿制,那么才是最致命的影响。以日本人目前为止还是相对较为雄厚的国力,一旦有学有样,那么对还处在成长期的抗联,甚至是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的威胁可就太大了。

尤其是一些因为抗联的财力与生产能力,只能小批量生产和装备军区直属侦察旅。而无力大量生产,装备全军的装备,一旦落入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抗联的日军手中,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后患?

对于郭炳勋的担忧,杨震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说这种作战模式,在抗联已经多次使用的情况之下,其实对日军来说已经并不能算是陌生。只不过以前在某一个战场,投入的最大规模使用,最大也不过是中队一级的。

这次集结与投入的兵力数量,的确对于特种作战来说规模是空前的。但是这么多年的交手下来,日军虽然一直没有能找到对付这种特殊作战模式的办法,但是以日军的反应能力肯定已经不在陌生。

至于武器装备被缴获,对于杨震来说,也并不是很担心。战争吗,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伤亡就会有武器装备落到敌军的手中。特种兵也是人,即便受到再精良的训练,他们也依旧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虽说采取了种种必要的手段,甚至专门研制并配发了专门用来自杀的光荣弹。但谁也不能保证在这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之中,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特种兵就真的不会有一个人被俘,而被俘的人员之中,就完全没有一个人会叛变。

无论这个人受过多少政治教育,无论这个人受过多么严格的反审讯训练,无论他们的意志多么的坚强,但他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会有弱点,有弱点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就必不可免会出现被俘叛变的事情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