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离人醉>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丰收者计划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丰收者计划(2 / 2)

管日军大量的掠夺,但那里还幸存一些日军看不上眼,以及为了以战养战而存留的机器设备。

单单专用子弹机就有好几部,专门为日军第一军生产和制造六五子弹。虽说这些设备普遍使用年限过长,性能并不理想,但基本上还能使用。要是运到陕北,可以大大的加强陕北的军工厂规模。

这些机器设备,留着只能帮助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炸掉了,又是太可惜了。既然中央要求抗联协助营救太原集中营内关押的被俘人员,不趁着这个机会动手还等到什么时候。己任做了初一,杨震也就不在乎做十五了。

而眼下正在太原城下苦战的杨继财不知道,其实杜开山找他谈话,是自己的这位大哥授意的。这个人选的选择上,早在接到中央的电报之后,杨震经过反复考虑,就已经圈定了杨继财去执行。

也就是说,无论他的这个选择是什么,这个任务最后还是会落在他的头上。只不过知道杨继财与杨震关系的杜开山,在谈话的时候委婉了一些。如果杨继财不同意去,杜开山是不会同意的。

当然当时杜开山,也不知道杨震的手笔可不单单是解救战俘而已。要是早就知道,他打死也不会让杨继财去执行这个任务。现在杜开山知道了自己这个一号为啥要千里迢迢的去太原,但也没有了改变局面的能力了。

而此次抗联在太原的行动,只是此次杨震亲自制定的代号为丰收者行动中的一部分。至于规模和投入的兵力,因为受条件限制,与杨震在东北做的同样行动相比,则也是小巫见大巫。

几乎就在杨继财在太原动手的同一时间,类似的行动在东北的南满,也在同样的开始展开。而借着地利之便,以及动手的工业规模不同,此次计划在东北实施的时候,投入的力量更大,行动的目标也更多。

只不过其中唯一的区别就是杨震在东北动手,是只抢人、不要设备而已。不像是在太原,连人带设备他都要。在东北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奉天各大工厂的工人以及本溪湖的钢铁工人。

整个南满从奉天到大连,一路上到处都是烟筒耸立的大型工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兵工厂、化学厂、机械制造厂、火车车辆厂等,都是抗联目前急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些工人如果能够弄到北满,抗联工业规划之中最大的难题,将有百分之八十可以解决。

尤其是沈阳飞机制造厂的熟练技术工人,可以让抗联建设飞机工业,节省三分之一的培训时间。当然这个飞机制造厂的技术人员都是日本人,不会为抗联效力。但是那些技术生产工人,却是抗联目前最急需的。

如果抢的顺手一些的话,抚顺的石油冶炼和燃料合成工厂的工人,也在他的计划之中。这其中还包括了日军在抚顺几座大煤矿,以及本溪湖铁矿和煤矿的大量劳工,也是杨震点名要求营救出来的。

整个南满是关东军原来辖区之中,除了北满各个要塞工地之外,劳工最集中的地区。在数量和质量上,甚至还要超过北满。尤其是作为整个关东军最重要的煤铁产地的抚顺和本溪湖,劳工之多甚至超过了北满总和。

不算本溪湖的铁矿和煤矿内的工人,单单抚顺煤矿和油页岩矿劳工就将八万多人。再加上本溪湖地区的煤矿和铁矿工人,总人数足足十多万,除了关内战场上战俘组成的特殊工人之外,剩余的也大多数都是身强体壮的汉子。

即便其中只有三分一之一的人数能够参军,对于部队目前兵员不足的情况,也是一个很大的解决。而且这其中的熟练矿工,也可以大量弥补因为征兵过多,而导致的鸡西、鹤岗、七台河地区煤矿产量始终无法满足需要的困境。

尤其优质工业用煤和动力煤储藏丰富的七台河矿区,对北满未来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煤炭产量始终上不去,对于工业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影响。能将这批劳工搞过来,不仅可以大量的削弱日军维持战争的能力,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北满劳动力缺口很大的现状。

为了执行这个虎口夺人的计划,杨震在此战之前就将军区直属独立侦察旅的主力扣在手中。除了给西部集群配属了少部分兵力之外,从战役打响开始,这支精兵一直在他手中扣着,没有放在任何一个战场。

在战前专门进行过多次的演练,从行动开始到撤离,也都制定了严密的计划。为了保证此次行动的顺利执行,不仅情报部门启动了在南满新建的所有情报站,保证计划的实施。杨震还专门从战场上抽调了一个电子干扰机中队,外加大批的作战飞机保障此次任务的完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