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离人醉>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2 / 2)

虽然制定了以攻代守的战术,但是却是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必定打你的七寸。

对于杨震来说,在东线第六师团增援不增援第十师团不是问题,出动多少兵力也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能否通过抢先下手,将已经打乱日军的原有作战计划,将基本上完成部署的调动起来。

当二十七日上午七时接到第六师团已经出动一个加强联队的兵力西援的情报,知道自己第一步计划的目的已经实现的杨震立即趁热打铁。这边第六师团十三联队加强了二十三联队一部组成的西进支队刚一出发,杨震立即后发制人。

命令隐蔽在依兰东部地区,早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出动的一纵二旅、六旅的一个团,加强一个一零七火箭炮营,一零五榴弹炮兵营、一零五野炮营各一个,并旅属炮兵由二旅旅长李明峰、政治委员肖永智统一指挥。立即从石头河子现驻地,向南攻击前进。务必于下午四时之前强渡倭肯河。

在强渡完成后,立即以不少于一个加强团的兵力,继续向南强行穿插至于,配合杜开山所部抢占青龙山一线,堵住第六师团西进支队增援第十师团。主力则在渡过倭肯河后,全线展开,对第六师团西进部队实施围攻。

在部署完侧翼的行动后,杨震亲自给在前沿指挥的王光宇和王效明两个纵队下达命令。命令各部队立即进入攻击地域,最迟不得晚于下午七时之前完成最后展开,做好对当面之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发起攻击的最后准备。明日凌晨一时整,对日军当面之敌发起全线进攻。

在直接通话中杨震再三要求两个纵队司令员,不要管日军飞机的威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各个攻击指定发起地域为主。从眼下到明日凌晨三时,已经不足十个小时。就算自己的战术意图暴露,日军也来不及变更部署了。

为了按照总部的要求,准时进入攻击指定发起地域,接到命令后两个纵队立即展开行动。冒着不时掠过的日军飞机的轰炸、扫射,强行向总部下达的攻击发起地域进行强行军。

二纵的主要作战范围在通河与依兰交界处,这里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山地与老爷岭东北麓连接处。地形基本上都为是山区,也不是日军飞机主要作战方向,倒还好说。

但整个最后行军路线虽然不长,但大多数都是在平原地区的一纵就不同了。在从隐蔽地域向南攻击最后发起地域开进时,大部分行军路线都暴露在松江平原上。天上日军飞机一见到下边的大队行军人马,立即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样扑了过来。

好在从关内调过来,经历过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团级干部的纵队参谋长肖永智经验丰富。在出发之前。他就腾出了二十多辆卡车,把高射机枪和二十毫米高炮架到车上,改装成了简易的自行式防空火力点,随同行军大队,以便随时提供防空掩护。

并在行军路线上沿途部署了大量的防空观察哨,以及由团属高射机枪和重机枪组成的固定火力网,对日军飞机实施密切监控的同时,并随时提供火力掩护。

加上日军飞机此时大部分都被调往宝清、勃利一线支援第十师团,以依兰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的日军航空兵数量不多,又大部分以侦察机和轻型轰炸机为主。而从前后蚂蚁浪、土龙山原隐蔽地,抵达道台桥东北方向的长青山、林家屯以及前柞木岗子至阎家村一线直线行军距离又不远。

日军的航空兵虽然给一纵各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给一纵各部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除了一门七五山炮由于牵引马匹受惊,而损失。以及一辆运载粮食的汽车被日军炸弹命中之外,重装备倒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反倒是利用固定与移动的防空火力网击落了六架进行俯冲轰炸的日军飞机。

两个纵队各部冒着敌机轰炸,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前沿部队早已经修建好的大量攻守兼备的简易阵地后,立即进行战前的最后动员与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将弹药分发下去,并向各个连排长传达了攻击命令。

至晚十时,两个纵队各旅已经完成最后的准备,配属的炮兵各部也已经完成了进行火力打击的最后准备工作,就等待总攻命令的下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