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离人醉>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八十七节 平律(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七节 平律(2)(2 / 3)

人生太过顺利,不能让他担当重任,更别说担任丞相了,因为他行事浮躁,不能持重。

太史公也评价他说:魏其诚不知时变。

后来,窦婴被田蚡坑死,窦婴本人性格里的天真跟自负以及迷之自信要占极大责任。

至于现在?

自吴楚平定后,窦婴就开始膨胀了。

更麻烦的是,现在的窦婴,连刘彻前世遭遇过的那些挫折都没有遭遇过。

加之,他背后,还有章武候窦广国跟窦太后两个硬的不能再硬的靠山,无论他捅出什么篓子,说错什么话,都有人帮他擦屁股,摆平。

这就更使得窦婴的膨胀速度,远超前世。

更麻烦的是,窦婴好儒,一大帮儒家的学者跟文人,纷纷向他靠拢。

在儒生们的吹捧跟马屁之中,最近一两年,窦婴已经变得连刘彻都有些不太认识了。

“陛下,臣方才已阅《平律》诸令,尚书令与御史大夫、廷尉及少府,所拟之诸律令,在臣看来,已可称之谓——至善……”窦婴整理了一下说辞后奏道。

这是汉室大臣上奏前必须的过场,除非你打算跟其他同僚彻底撕破脸。就像过去袁盎跟晁错的对抗那样,不然,就算你再如何的反对和讨厌某个大臣的意见跟建议,你也要给对方留足面子。

更何况。窦婴素来以儒雅自诩,号为君子。

君子绝交,尚且不出恶言,何况政见分歧?

然而,这却只是窦婴自己的一厢情愿。

看到窦婴跳出来。御史大夫晁错,首先就露出了不悦。

晁错心里甚至在想:汝意欲何为?

这《平律》虽然不是晁错拟定的,但也是经过了晁错的审核和同意的。

窦婴现在跳出来,岂不是当着群臣的抽他这个御史大夫的脸?

若窦婴所讲的东西,没得到天子和其他同僚的认可,那也罢了。

若万一窦婴所讲的东西,得到了认可,那岂非是告诉天下,他晁错跟廷尉赵禹,少府刘舍还有尚书令汲黯。尚书丞颜异五个人跟各自的一大堆属官都是废物点心,连制定法律的事情都玩不转,留下了天大的漏洞?

踩着别人的身体,给自己刷声望,刷声望的人是爽了,但,那些被踩的人,心里面会怎么想?

更何况,在晁错的立场上来看,窦婴这么直白的跳出来。完全是不给身为三公之一的自己面子!

不然,倘若窦婴稍微能尊重一下自己,那他有意见,完全可以下朝后。找自己这个御史大夫沟通嘛。

兼之过去窦婴跟袁盎走的很近,甚至相交莫逆。

这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晁错牙齿咬的咯咯咯的响。

廷尉赵禹跟少府刘舍,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他们看着窦婴,虽然没有跟晁错这么大的反应,但心里面。也是火冒三丈。

汉室君臣之间,讲‘将相不辱’,九卿之间,那就更要谈一个‘将相和’了。

具体到事务上,九卿之间,哪怕对对方的政策,再怎么有意见,身为部门boss,也不会直接跳出来跟对方唱对台戏,派个小弟上场,谈一谈问题就可以了。

唯有在小弟上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对方也派了小弟驳斥了之后,作为老大,才能粉墨登场。

而现在窦婴一不通气,二不派小弟,自己赤膊上阵。

简直就是无视游戏规则,纯心给自己等人难看。

上纲上线一点,甚至能用一句‘目中无人’也不为过。

倒是汲黯跟颜异两人,虽然觉得有些问题,但到底政治经验太少,还没想到这一层。

窦婴却是完全无视了晁错、赵禹、刘舍三人能吃人的眼神,他此刻,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感觉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个晚上,劝谏先帝,阻拦梁王窥视储位的感觉。

当然,窦婴对那些加强工匠社会地位和鼓励百姓学习技术的条款没有异议,也不敢有异议。

道理很简单。

虽然在传统上,诸子百家都对奇技淫巧非常反感。

但是,哪怕是最讨厌工匠跟技术的儒家,在此时,也不敢将所有的匠人跟技术官僚,全部打入另册,予以诋毁跟抹黑。

如今,在技术官僚跟工匠的地位问题上,诸子百家的口径是一致的——以道驭术。

当然,具体到各个学派,那就是要以自己的道来驭术了。

法家讲‘尽地力之教’,那么,就对一切能增强生产,提高效率的技术跟工匠非常欢迎,但你要是想花费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钱跟资源去造个显微镜,看看微观世界,那么,法家就要来制裁你了。

墨家则推崇吃苦耐劳,兼利天下,不拘什么技术,只要对世界和人民有益,他们都非常有兴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