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离人醉>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四百二十六节 换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六节 换皮(2 / 4)

当然,现在,这只能是一个想法。

东宫太皇太后,朝野庞大的元老勋臣阶级,都不可能让他可以随心所欲的顺着自己的心意调整政策,甚至改变国家战略。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些人同样看不惯嘴炮。

前世,就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废黩了嘴炮党把持的建元新政。

是以,实际上留在长安,前途未必光明,反倒是现在去地方,只要抢先做出了政绩,被刘彻树立为典型,那就想不飞黄腾达都难了!

更何况,这次下放基层的官员,全部都是分配在关中,天子脚下,出了政绩,刘彻自然能立刻知道。

相比之下,这长安城里,看似清贵悠闲,实则却是让人拉开了差距。

或许三五年,或许十年后,当今天的人再回首如今,恐怕,都会唏嘘不已。

在刘彻的规划中,这一批和下几批通过考举,去地方基层的士子,基本上是跟后世天朝改开恢复高考后的头几批大学生一样的。

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官僚的未来。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开始翻阅接下来的卷子,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卷子才是正菜。

本次考举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二名士子中的佼佼者。俱在其中。

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一时之选,天纵奇才!

在刘彻眼中的地位,大抵就跟后世天朝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

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他们的未来光明万丈。

当然,能否真正考上西汉的清华北大,他们还需要过刘彻这一关!

正所谓,用则为龙,不用则为虫!

“希望不要令朕失望……”刘彻低声呢喃一句。就拿起了一张卷子,先是扫了一眼卷上的姓名。

呦!不错,居然是个熟人!

阳陵王温舒啊!

那位感慨冬天要是能再长两个月,让哥杀个过瘾的变态!

想不到这位居然也来参加考举了!刘彻原以为,这货估计还是个孩子呢,没想到,却是已经可以参加考举了。

本次考举的年纪最低要求是二十岁,而最高限制则是六十岁。

这么看的,王温舒,今年已经年满二十了?

再看王温舒自己填的学派。是法家,志愿则是:愿为地方廧夫。

“有志气!”刘彻点点头,这还是刘彻首次见到有人的志愿填的是地方衙门,当然更重要的是,王温舒这样一切唯上,而且背起黑锅来毫不犹豫的酷吏,正是所有皇帝都喜欢的。

刘彻自然也不例外。

皇帝需要施德装逼刷声望。

但更需要的是,有一把锋利的刀,为皇帝剪除异己,诛灭叛逆。

王温舒这样的人。是每个皇帝都需要的人才。

刘彻将王温舒的考卷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刘彻先扫了一眼王温舒解答的那几道数学题,不出所料,王温舒的算术水平只能中等,所以。那道去年无人答出的题目,他自也没可能答出来。

再看策论,刘彻就不由得抿起了嘴唇。

“江湖气息太重了些……”刘彻在心里判断,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略略有些耿直……”

“不过……朕喜欢……”刘彻咪起了眼睛,显然对王温舒的回答感觉很满意。

今年考举最后那道策问的题目是刘彻自己亲自拟定的。

题目是这样的:朕观三代王治。惶惶如日,昔在唐虞,画像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帅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凤鸣岐山,河洛出图,真乃圣治也!惜乎子孙不孝,致有桀纣之暴政,幽王之昏聩,社稷倾覆,宗庙崩坏,岂不令人痛哉?今朕获承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唯恐朕之不敏,以羞先帝遗德。

朕即不敏,往思三代先王,日思夜寐,为止所济。倚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朕闻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撅有我师。

诸公皆贤达良士,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必有能教朕者。

简而易之,这其实是一道空泛的国策问政。

若以文字来看,似乎更适合嘴炮党发挥。

但,这却是刘彻挖的一个陷阱。

原因很简单,刘彻提了桀纣幽王这些坏典型,然后用这些坏典型问士子们,朕该怎么避免犯下这些家伙一样的错误呢?

倘若有人巴巴拉拉的扯什么德政仁义,那他就要大错特错了!

因为在汉室,天子是不可能有错的!

假如天子错了,那么错的肯定是这个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