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离人醉>玄幻魔法>画堂春> 38.第38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第38章(1 / 9)

金陵城里, 皇上最近心情不好。

因为上皇驾崩后,本来预计着会有几位老大臣跟着一起走,结果那些老大臣们在跪着哭丧的时候可以一边喝药一边跪, 也被扶下去几个,但是——全都活着, 目前没有要死的意思。

三个月过后, 皇上就必须下恩旨了, 不能一直让众臣只哭丧不干活啊。上皇也不能再停了,该往皇陵里送了。

一旦不必天天来跪, 那回家再死的就更不可能了。

皇上本来担心他们死太多来不及提拔新人, 见他们一个都不肯死,又觉得他们不识相, 肯定没有真心为上皇难过。

他给自己人准备好的位子, 没办法换人, 真的太失望了。

幸好老臣们也很懂事, 一旦不必哭丧了,全都告病了, 一口气告病了七八个,朝上人一空,皇上的气找不到人撒, 只能自己慢慢化解。

他看到刘兵的奏表,对未东来和未尚源的观感就变好了许多。

他道:“未尚源现在还是独自一人住在别院里,就是回家了也不与妻子同住,可见是真的孝顺, 不是假装。”

太监道:“皇上说的是。”

皇上:“未东来回乡后就住到寺里去了,可见也是真心为上皇难过。不然他回乡后不知有多少人要去奉承他。”

太监:“不爱听奉承话的人可不多见。”

皇上笑着点头:“是啊,连朕也喜欢听奉承话, 他人又怎能幸免呢?”

皇上其实很清楚,世族中的人分成两类。一类就是不喜欢辛苦劳作,不愿意离开家乡去外地当官。

皇上:“他们在家乡就如同皇帝一般,有钱有势,过着不知多快乐的日子。我听说有半座城都是一家的世家,真比皇宫还厉害。”

太监低声说:“世家广博,乃是世代之功。人活得久了就会积攒下田产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皇上点头:“正是如此。”

有不愿意当官的,就有愿意当官的。后者才是皇上需要的人才。

像未东来、傅州道这样的人,不管他们的忠孝是不是做戏,只要他们愿意摆出这样的姿态,皇上就会知道他们是愿意在官场奔波的人。

越是努力表现,这颗心就越是烫热。

未尚源回家几十年仍守着父孝;未东来回家乡都不肯住在家里,要住在寺里。

他们都有一颗官心啊。

皇上很满意,对未尚源,对未东来,连带着未东来的儿子都开始期待起来,有这样的家教,未东来的儿子想必也会是忠心之人。

老臣们终会死去,就像上皇。他期待的大臣也会最终来到他的身边,到时朝堂就是他的了。

皇上在服丧三个月后,就开始调拨官场,未东来就是第一批接旨的人,皇上命他即刻上任。

上皇去后,琐事还很多。

当年上皇退位去道宫修养,有几位太妃也跟着一起去道宫了。现在上皇没了,皇上着人问这些太妃——现在都是出家人了。问她们是想继续在道宫住着,还是还俗出来?还俗出来也是找个皇家别院园林安置。

太妃们都道既出了家,已经入了道,还是想继续在道宫住着。

还有原来服侍上皇的许多老道士,都是得道之人,现在上皇兵解归天了,老道士不想再在皇家道宫里吃皇家供奉,打算回自己老家去了。

这也是替皇上省钱了,皇上准了,又赏了一些道藏卷经,把人送走了。

皇上本来就不打算在道宫养那么多的道士。现在这些道士都是上皇病后,慢慢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道宫也越建越大,人也越来越多,钱也越花越多。

皇上还年轻,现在对长生还没有那么渴望,就不乐意养这么多人了。

道宫被清理一新后,年纪较大的老道士都送走了,只留下几个年轻的道士,偶尔进宫讲一讲道,做做道场,就够了。

这都是皇上给自己选的人,自然要他顺眼。

道宫里的年轻道士就排着队的给皇上过目。

皇上见到袁三子,听说他出身世宦人家,就笑他:“怎么不来给朕做官,去给三清做官了?三清给你发奉禄吗?”

袁三子离家时只有十几岁,袁家本来就快成道馆了,他从家里到道观并没有觉得哪里不自在,往来都是正而八经的道士反倒更自在,不然一边嘴里念着道经,一边娶妻纳妾生子,实在是让他看不顺眼。

他现在四十出头,看着还仿佛一十许人,生得俊秀,仙风道骨,让皇上的印象很好。

袁三子先是一揖首,道:“臣领的是陛下的奉禄,自然还是陛下的官。”

皇上本来就觉得这些道士和尚住在皇家寺庙里,就是他的人,只不过嘴上要说这些人都是出家人而已。

袁三子相貌好看,对答也好,皇上就很满意,赏了一件法衣就让他走了。

袁三子回道宫后,这里就是他当家了,老道士们一走,中年人中就以他为尊了。不止是他师门的缘故,还因为他姓袁,俗家也很了不起,皇上都特意点他出来回话,显然也是因为他姓袁的缘故。道家虽是方外人,但也在世间混,对世家皇家还是很看重的,这些人家出来的弟子也自然而然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